持续静态坐姿不利身心健康
据研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有必要限制静坐时间,这已成为一个健康问题。专家建议孩子们减少静坐时间,以促进身心健康。
儿童和青少年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应从事轻微活动,如帮父母做饭、洗碗,或到户外跳绳。静坐的时间应占约25%,其余时间则用来进行像骑自行车这样的中等强度运动和像打冰球这样的高强度运动。
此外,还建议孩子们把每天静坐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的时间控制在两小时之内。此外,平时应尽量减少乘坐机动车,减少静坐和待在室内的时间。
研究显示,限制静态活动有利于身体健康,遵守指南有助于儿童和青少年保持健康体重,改善心血管和肌肉与骨骼的健康水平,提高学习成绩和社会行为能力。
5岁~17岁儿童和青少年每天应进行至少60分钟中度和强度运动,18岁以上人群必须保证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度和强度运动。指南还指出,体育运动的种类越多,强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对健康的好处越大。
离开静态,可以起身练脚。脚后有跟腱,膝盖后边有腘窝,膝盖上有髌骨,可以通过压腿来舒展筋,很管用。先找个台子,不用太高,把脚后跟搁在台子上,压腿的时候筋就会抻得很疼,可以用手来够脚尖,做完一条腿,再做另一条腿。
尤其对于孩子,如果想要儿童生长得快,发育得好,可以在春季增加营养,并让他们多锻炼。
如果孩子长得不高,在春季的时候,让孩子仰卧,吸气的时候,胳膊往上抬至头顶,两腿并拢,呼气的时候,把腿往下抻。
家长也可以帮着孩子做。让孩子躺着,用手心按着他的膝盖,另一只手拿着他的脚跟之上的跟腱,按的时候捏着筋腱捋,一边捋着一边往下拽,拽完一条腿,再拽另一条。
最后抻腋下,腋下有个极泉穴(在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用一只手的中指点极泉穴,另一只手拉孩子的手腕,反复做几次,可以帮助个子不高的孩子长个子。
这些做法是在男性1岁~12岁、女性1岁~11岁之间做的,过了这个年龄,效果就没那么明显了。